首页    |    联系我们
>> 新闻动态 >> 亲子关系
咬指甲:习惯还是疾病?
信息作者:施依整理      信息来源:医脉通      [2018/1/4 10:27:29]

咬甲癖(onychophagia)是一种口部机能异常,表现为用嘴进行讲话、吃喝以外的行为,如磨牙、吮指、咬铅笔、口式呼吸等。咬指甲的习惯通常起源于童年期,青春期明显加重,可延续至成年。青春期咬甲癖加重可能与该时期个体所面对的困境及不稳定感相关。

DSM-5中,咬指甲被归类为“强迫及相关障碍”;在ICD-10中,咬指甲被归类为“其他指定行为及情绪障碍,通常于儿童及青春期发作”,如吮吸拇指、过度手淫、挖鼻孔。


成因

咬指甲的确切成因仍存在争议,可能与心理、后天习得及家庭因素有关。有趣的是,有咬指甲习惯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更可能咬指甲,即使父母已在孩子出生前戒掉该习惯。


咬指甲通常是个体面对困难时失控的征兆,与之相关的心理因素包括压力、紧张、焦虑及心境低落。咬指甲实际上是人面对压力时的一种应对机制,但当患者咬指甲成瘾时,则可体验到更大的痛苦。另一方面,兴奋感缺乏(活动较少、无聊)也可引发或加剧咬甲癖,饥饿与低自尊也是可能的成因。


咬甲癖是一种自发的、无意识的行为,在成年期常以吸烟和嚼口香糖的形式代替。一种理论认为,咬甲癖是拇指吮吸习惯的延续。


相关精神疾病

多数情况下,咬甲癖是孤立的问题,仅仅影响观瞻。然而,当咬指甲与其他疾病共同发生时,则构成了精神科问题。精神科门诊中,超过2/3咬甲癖的儿童同时伴发至少一种精神障碍;这些孩子的父母中,有超过一半罹患至少一种精神科疾病,尤其是重性抑郁障碍(MDD)。


儿童及青少年中,与咬指甲相关的常见精神疾病包括:ADHD(74%),对立违抗性障碍(36%),分离性焦虑障碍(20%),及遗尿(15%),抽动障碍(12%),强迫症(11%),精神发育迟滞(9%),重性抑郁障碍(6%)。记录显示,存在咬甲癖的儿童及青少年中,有超过1/4存在抽动秽语综合征。此外,超过60%的咬甲癖儿童存在刻板行为,如咬唇、撞头、撕皮、拔毛等。


并发症


咬指甲特别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社交方面,咬指甲可引起自卑、情绪痛苦和社交受损,并被认为是一种自我毁容(self-disfiguring)行为。咬指甲也不利于身体健康,可引起指甲周围出血,导致甲沟炎、继发性细菌感染、疱疹性瘭疽,严重时可导致指骨骨髓炎及瘢痕等。


咬指甲的其他躯体后果还包括口腔及胃肠道问题。严重咬指甲可引起门牙细小裂缝、牙龈炎和牙龈脓肿;若形成感染,则可反过来传染到指甲上。咬指甲还可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,并升高胃肠道蛲虫和贾第鞭毛虫感染风险。


管理原则


咬指甲行为通常可自行消退,轻微状况下无需治疗。咬指甲行为不频繁时,不会引起明显的躯体及社会后果,但当与其他合并症同时存在时则需格外留意。此时应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问诊(包括心理方面)及详细的身体检查。管理旨在帮助患者减轻压力,为抑制行为提供情感支持,最关键的是鼓励儿童或青少年消除这一问题。


非药物治疗

2011年的一项meta分析显示,习惯逆转(habit reversal),即行为治疗的重要基础,对咬甲癖治疗效果显著。习惯逆转训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意识训练、放松训练及替代行为,通过替换为其他动作来消除咬指甲的习惯。相反,当孩子咬指甲时,取笑、惩罚和制止是无效的。此外,厌恶疗法(在指甲上涂味道不好的东西)则存在争议,可能增加焦虑感。


下面的策略也可有效减少咬指甲行为:


▲ 指甲上涂橄榄油软化,降低指甲对他们的吸引力


▲ 将指甲边缘修剪整齐


▲ 戴上手套


▲ 代之以嚼口香糖


▲ 让双手忙于做其他事,如演奏乐器,进行体育活动或球类运动。


药物治疗

咬甲癖相关治疗研究中最常用的是SSRIs,且已被证实有效。氯丙咪嗪及地昔帕明也可减轻咬指甲行为,且耐受性较好。在一则病例报告中,一名有咬指甲习惯的抑郁症患者接受锂盐治疗后克服了该习惯。目前处于研究中的其他治疗咬指甲的药物还有N-乙酰半胱氨酸。此外,镇静剂也可缓解患者焦虑从而减少咬指甲行为。


如需采取药物治疗,应注意滴定增量,且进行定期随访。


患咬甲癖的儿童会伴有抽动、强迫、注意力不集中等行为,通过咨询可以让父母更好的了解孩子咬甲癖背后形成的心理动因,以此减少此种行为。


  Copyright © 2008-2012 宁波慧境心理咨询网 地址:宁波市海曙区青林湾街80号
电话:0574-87037716 传真:0574-87037716 E-mail:huijingxl@126.com 浙ICP备20001465号-1
邮编:315016 凡本站文章,任何网站、媒体如欲转载,请注明出处"慧境心理咨询网"和网址www.huijingxl.cn